2012-09-09 16:00
戰國時,周赧王懦弱無能,然心懷雄心,圖謀合楚、燕等國之力攻打秦國,但慮軍餉不足,乃向國內富者借貸,允以凱旋後倍利償還。不料,未及與秦交戰,周王已懼而撤歸,而所貸之軍餉已用罄。斯時,索債者日聚宮前囂罵,使之膽戰心驚,迫匿於宮中高台中,不敢下矣……“債台高築"
債台高築,一語道儘歐債風暴底下多國的心酸。有人說,歐債風暴是二次世界大戰或六十多年以來全球最艱困的時期,這災難對不同區域的衝擊不同,也殘酷考驗世界的財政對策。
然而,自亞洲金融風暴劫後餘生的亞洲財力是否已更強韌?這對近期因高債務和高赤字陷入國債風波的大馬,又是甚麼提示?
今天,就讓我們從歐洲“債台高築"的“周王"說起,看大馬會否成為下個“周王",大馬又是否有必要向“居安思危"的“晉悼公"看齊,再向“亡羊補牢"的“楚王"學習,以在債務風暴中站穩住腳?
炎炎夏日,歐洲杯開鑼,然而,球迷和球員陣陣的歡呼聲卻揮不走歐債風暴的陰影,最後反留下“球場高歌猛進,財場債台高築"的無奈。
在成績未出爐前,網上還曾流傳一個笑話——冠軍已內定,德國隊冠軍,希臘亞軍,因為在歐債危機中,德國和希臘扮演兩個重要角色:誰不讓德國隊贏,德國就不借誰錢,誰不讓希臘隊贏,希臘就不還誰錢……
這則笑話,正道出當一個國家處於“周王"的劣勢,基本上已無任何主權可言。現就讓我們從“歐豬
五國"(PIIGS)——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愛爾蘭(Ireland)、希臘(Greece)和西班牙(Spain)
中,球場和財場雙失意的希臘掀起這波“債台高築"的歐債風雲。
“農夫一心只想過國王的生活……"這正是一個3千多歲的西方古文明濫觴,歷史倒轉了一大圈的悲哀。這原為西方民主象徵的希臘,究竟犯了甚麼錯誤,落得如此下場?那是“周王"的過度舉債。
希臘赤字佔GDP 12.7%
歐債危機爆發3年多來,希臘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今天的希臘,是PIIGS中財政赤字最嚴重的
國家,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達12.7%,愛爾蘭以12.5%居次,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各達11.2%、8%、5.3%,皆超越公約
規定的財政赤字占GDP比例3%的上限。
政府債務問題最嚴重的國家同樣是希臘,政府債務占國家GDP比例達125.7%,意大利以106.6%居次,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各為81.1%、46.1%、46%,除西班牙和愛爾蘭,幾乎都超約公約規定的政府債務占GDP比例60%的上限。
只靠舉債無生產力隱憂大
次貸風暴延伸到今天的主權危機,牽引出許多令人深思的爭議,如國家靠舉債堆積出的海市蜃樓,因早在金融海嘯暴發前,這些國家都在大肆舉債以刺激國內經濟成長,愛爾蘭就曾因高達10%的高經濟成長,由貧窮小國,一躍成為凱爾特之虎。
經濟學人企業網絡東南亞經濟專家伍德指出,經濟成長有兩種方式,一是靠生產力,二是靠舉債,以生產力推動經濟力是好事,但只有債務成長,生產力卻原地踏步,卻是隱藏的危機。
“很多國家都靠舉債推動經濟成長,但無生產力是大問題,因為當市況艱鉅時,債務堆積出來的成長不堪一擊。"
歐債實為信心危機
當國家過度舉債,政府償還債務能力往往成了根本問題,2008年金融風暴引爆後投資熱潮減退,各國政府得靠擴大財政支出來挽救經濟,債務危機自然浮出台面。
歐債危機其實也是一場信心危機,尤其當希臘爆發前政權透過粉飾希臘政府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赤字來擠入歐元區、大到不能倒的國家相繼搖搖欲墜、政治選舉的隱藏性地雷,反映在市場上的自然是遭唾棄的垃圾公債,難免遭評級機構下調評級。
歐洲中央銀行週四宣佈無限量買短債,以全力拯救歐元,雖為市場帶來些許定心丸,但9月12日,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是否判決政府參與歐洲穩定基金(ESM)和財務協議,成為全球焦點,如一切順利,歐債危機有望跨前一步。
伍德認為,歐債是一場漫長的戰爭,需至少4到5年來解決,懸而未決的幾率很大,歐元區瓦解的幾率多達四分之一,只要一國脫離,其他“難兄難弟"恐受波及。
一名經濟學家認為,歐債危機有望峰迴路轉,惟因政治因素,歐債一直懸而未決,歐債危機最壞的情況是,希臘強烈反對撙節並推出歐元區,其他歐元國被迫築起防火牆來以免“禿鷹"咬死。
“只是,德國和法國意識到,西班牙和意大利有秩序地退出歐元區,成本太高,而希臘退出也恐導致西班牙意大利因公債利率狂飆而破產。"
改弦易轍
亞洲捍衛經濟
亞洲捍衛經濟
歐債危機令全球經濟還未脫離2008年點燃的全球金融風暴,這災難的打擊因國而異,主要是各國有多大的財政籌碼來應對,差別很大,這對經過亞洲金融風暴洗劫的亞洲,道理是一樣的。
若歐債危機一觸即發,全球經濟潰不成軍,近年強勢崛起的亞洲難免屢遇挫折,因世界經濟現面臨的風險是另一個“雷曼式"的低潮,可能凍結全球資本市場,引發全球貿易崩潰,再度觸發全球經濟衰退。
亞洲銀行未拉警報
伍德直言,亞洲其實也受西方債務主導,因消費者提高舉債以帶動出口,不過迄今,亞洲銀行整體情況穩健,債務成長和經濟增長一致,未拉警報。
因舉債推動經濟,導致亞洲銀行債務佔GDP比不斷攀升,去年不包括日本的亞洲銀行佔GDP比已破105%;若以亞洲銀行貸款和存款比言,除韓國和泰國超過100%外,普遍仍低過100%。
“只要銀行健全、債務以本地債為主,債務危機不會浮現,只是,亞洲各國需清楚,經濟成長不會如以往強勁。"
或飽受“黑天鵝"效應困擾
聯昌研究首席經濟學家李興裕認為,整體來看,在外部盈餘穩健和銀行系統轉強下,亞洲各國已較2007至2008年更堅強,即使歐債危機顯著惡化,並向中美兩大經濟體擴散,亞洲強穩的基本面有望作為護墊。
可是,只要歐債迷霧一日不散,亞洲經濟前景可能得飽受“黑天鵝"效應困擾,因歐美兩地佔全球經濟高達70%,亞洲經濟始終無法和歐美國家脫鉤,這也是為何近期亞洲經濟成長疲態儘顯,寬鬆政策的風聲呼之欲出。
“若歐元區的債務形勢惡化,中國和美國經濟遇阻,第三季的亞洲經濟勢必更動盪,亞洲決策者恐無
法承擔任何政策失誤。"無論如何,李興裕認為,亞洲決策者自2008到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後,應已作好全面準備捍衛經濟體,注資持續是各國
力挽狂瀾的武器,一些中行也已開始寬鬆利率。
亞洲政府可能致力為金融市場提供充足的海外貨幣游資,以避免信貸危機,也可能提供存款保證以保護貨幣,管理龐大和波動的資本流並著手雙邊貨幣掉期安排以寬鬆跨界融資成本。
“在財政和貨幣政策方面,新興亞洲國家也仍擁有調整空間,惟各國條件不同。"他預見,即使亞洲國家再度出手救市,振興配套規模將較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小。
只有兩條路可走
然而,亞洲始終可能得看清事實,即使歐債危機現轉機,歐美情況短期不會轉好,長期依賴出口的新興市場,接下來只有兩條路可走——轉變增長方式,把經濟擴大到國民消費,或相互扶持,加強緊密的經貿聯繫、合作。
債赤“雙高”
大馬承壓
大馬承壓
若全球經濟衰退幾率高達35%、美國財政震撼幾率達15%、中國經濟崩潰幾率為15%……那麼,若歐債危機惡化、中美經濟成長告急引發“完美風暴",大馬是否招架得住?
原來,在外資眼中,大馬在債務和赤字各佔GDP高達55%和4.8%下,距離歐洲“周王"的路不遠,相對其他區域,對風暴的抵禦能力也較脆弱。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羅比尼引領的羅比尼全球經濟(RGE)率先開腔,若全球引爆完美風暴,大馬將是亞洲經濟體中最脆弱的國家,除因大馬對外開放度高的經濟體,也因節節攀升的國債令政策調控空間有限。
若不節制國債
信貸評級岌岌可危眼望歐美國家主權債務隨風暴搖搖欲墜,大馬高債務和高赤字的“雙高"險境,令信評機構惠譽(Fitch)和標準普爾(S&P)也搖搖頭,直言大馬若不再節制國債,現有的信貸評級優勢恐岌岌可危!
面對海外觀察家的抨擊,大馬經濟學家顯得較冷靜。大馬評估機構(RAM)首席經濟學家姚金龍直言,相對歐美國家債務佔GDP高達80至100%,大馬約55%的債務比例,雖令人擔心卻不至於危及國家命運,只要低於90%,都不至於拖垮大馬。
若完美風暴來襲,他坦言,除非完美風暴持續長達1年!否則料不會引起洶湧的波濤。他相信,大馬能站穩住腳,大馬的財政實力不俗,目前經常賬盈餘佔GDP介於10至12%,比許多區域國高。
他強調,不能單用債務來詮釋債務危機,因日本、新加坡的國債佔GDP比重皆超過100%,大馬的儲蓄投資非常正面、金融情況穩定且擁有強勁游資,都是可能被忽略的優勢。
“在大馬外部儲備強勁、財政地位穩健下,大馬具備應對條件,更重要的是,大馬是淨債權國,而非淨債務國,大部份債務由國內資金支撐,意味大馬有能力調控預算。"
他進一步分析,出口和進口結構具彈性也令大馬在出口受挫時,進口隨之走低,以致大馬長期取得貿易盈餘,原產品佔出口多達30%亦對大馬有利,這些多元化優勢讓大馬即使身置風暴,也不至於遍體鱗傷。
仍有能力調整財政方案
資深經濟學家白文春也認同,在財政盈餘不俗下,大馬仍有能力調整財政方案,只是這可能導致赤字進一步惡化。
受電子、原產品領域帶動,大馬自1998年錄得較同儕優越的經常賬盈餘,去年佔GDP比重雖自2008年的16.9%降低至11.2%,卻仍較許多同儕(如泰國和韓國)強勁。
MIDF研究經濟學家安東尼達斯提到,大馬政府債務雖是區域第二高,卻不等同於大馬政府債務足以構成威脅,畢竟大馬不缺其他財務優勢,如外資儲備和總儲蓄預期。
大馬8月的外資儲備自去年杪增加11億美元到1千347億美元,足以融資9.5個月的進口和相等於短期外債的3.9倍;全年總儲蓄佔GDP預測,估計自去年的33.2%降至32.8%。
大馬債券評估機構(MARC)首席經濟學家諾查哈迪同樣對國債引起的軒然大波不以為然,直言大馬在財政彈性方面確實承壓,卻未如印度般惡劣。
“印度的隱憂遠遠超過大馬,因印度赤字不斷攀升,經濟成長顯著滑落。"
日才是亞洲最令人擔心國家
伍德提到,大馬債務佔GDP逾50%雖有些高,惟不至於像歐洲般令人恐慌,嚴格來說,日本公債佔GDP逾200%,才是亞洲最令人擔心的國家,這也是為何該國嘗試提高稅收。
“我相信,大馬作風謹慎的國行將緊盯國債水平,適時採取應對策略。"
內需支撐成長
抵銷債務隱憂
抵銷債務隱憂
大馬次季經濟成長在內需強勁帶動下令人跌破眼鏡,增長多達5.4%,令經濟學家紛紛上調經濟成長預測,該經濟成長潛力似乎也助於抵銷大馬高赤字和債務的風險。
姚金龍指出,只要國內經濟繼續成長,將有望抵銷債務高企的風險,根本無需過度擔憂。
“當經濟持續穩健增長,受衝擊的程度也會大大降低,同時,一旦全球經濟復甦,大馬經濟也有望反彈。"他對政府的還債能力不感擔憂,因目前外債佔GDP比重低於50%,只要大馬持續取得生產及成長,加上近100%就業率,就是有力的支撐。
外國信評過於悲觀
安東尼直言,外國信評機構對大馬的經濟成長過於悲觀,忽略了大馬經濟在內需支撐下的動力。
國家銀行放眼大馬全年經濟成長能夠取得高成長目標,達5%。經濟學家也普遍看好大馬達標,甚至破5%。
“若完美風暴來襲,大馬必然受影響,但未來數年的投資動力走高,加上私人消費穩健,可望提供重要護墊。"諾查哈迪也樂觀看待大馬經濟。
他認為,若風暴突襲,所有依賴貿易的國家都將遭衝擊,不只是大馬,而高度開放的國家-新加坡、台灣、香港反而是全球經濟震盪中最大受害者,因國內經濟不足以讓他們避免全球經濟震盪。
在伍德眼中,羅比尼和惠譽都有各自考量,因大馬作為出口國,一旦全球經濟告急,大馬出口難免受創,但他相信,大馬經濟穩健度較以往優越,歸功於政府逐步調整出口組合,加上內需強勁,令大馬消費力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大馬固定資產的國內投資,如基建、產業、機械,在多年退色後正迎頭趕上。"
預算案目標:
債務佔GDP不超過55%
債務佔GDP不超過55%
對於國債風波,政府最近也積極為市場注入強心劑,強調謹慎管理國家財政將是預算案的重大目標之一,以確保債務佔GDP比重不超過55%,同時將竭盡所能降低赤字至預期目標4.7%。
國家銀行的立場也非常堅定,國行總裁丹斯里潔蒂早前指出,大馬高債務不令人過慮,因為外債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不像歐洲般令人擔憂。
“我國政府債務多向國內融資,由國內市場融資達94%,至於對外舉債只有微不足道的6%,向外舉債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未像歐洲那麼暴露於風險中。"
她強調,我國有充沛流動資金,人民儲蓄率高,公共和私人領域的經濟活動都向國內融資,家庭需求維持蓬勃,令國內經濟成長穩定。
結語:
亞洲金融風暴浩劫雖令今天的亞洲財政體系變得更堅強,但歐債風雲的“周王"卻為世人留下一個伏筆——若不謹慎理債,債台高築都可能是各國政府未來樂極生悲的下場。
然而,對於大馬的赤字和債務水平,究竟是“外行者"旁觀者清?還是“內行人"明察秋毫?或許,可藉債台高築的下篇,透過數字來解開債務迷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